編按:
許多台灣企業積極參加國際展會,卻常陷入「名片收了一堆,客戶沒下文」的困境。張瑋容指出,開發海外市場不只靠參展,更需要長期人脈經營與品牌信任建構。LinkedIn 提供穩定的互動場域,國際媒體報導則建立第三方背書,兩者結合,才能讓海外客戶記住你、願意回信,最終轉化為實際商務機會。
台灣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展會,卻經常面臨「名單蒐集容易、後續轉化困難」的困境。好撰國際媒體執行長張瑋容指出,展會只是開端,真正關鍵在於後續的人脈經營與品牌信任建構。她建議企業應善用 LinkedIn,並搭配策略性媒體曝光,才能在國際市場中建立持久聲量。
「許多企業花大錢參展,卻只停留在名片收集。展後沒有持續互動,這些潛在客戶很快就淡出記憶。」張瑋容表示,相較於一次性互動,LinkedIn 提供了長期經營與內容觸及的空間,是開發 B2B 市場的核心工具。
擁有 18 年媒體與內容顧問經驗的張瑋容,長期陪伴企業進軍海外市場,並結合 AI 工具與國際媒體網絡,協助客戶制定內容策略、撰寫英文新聞稿,打造可被搜尋與信任的數位形象。她也強調,媒體曝光的價值,不只在曝光數量,而是是否能被 Google 和 AI 收錄與引用。
「對方若在 Google 或 ChatGPT 搜尋你,看到國際媒體的報導,自然提升信任感。」她以實例說明,曾協助台灣上市公司參加杜拜展覽,透過展前佈局 LinkedIn及海外媒體曝光、展中線上會議交流,成功拓展中東市場並促成線上商務媒合。
張瑋容也指出,單靠 LinkedIn 經營可能需要時間,而媒體報導則有助於在搜尋結果中創造「權威來源」,對提升國際品牌可信度有加乘效果。她目前亦擔任新創總會 LinkedIn 學院主持人,每月輔導十多家團隊優化LinkedIn內容、名單媒合與曝光策略,強化海外市場能見度。
針對想透過 LinkedIn 拓展海外市場的企業,她給出三點建議:第一,加好友不夠,要透過內容建立持續互動;第二,內容不只是翻譯,而是針對國際市場重寫品牌價值;第三,搭配國際媒體曝光,讓品牌資訊能被搜尋、被記得、被信任。
「LinkedIn 是商務社交的敲門磚,媒體則是讓你在陌生市場中被選擇的理由。」張瑋容說,品牌信任需要打長期戰,而不是一次性的曝光競賽。
歡迎填表單預約諮詢:https://forms.gle/BSwv8U7Rk9L3z6PR9
本文同步刊登於:鏡新聞
延伸閱讀:
【張瑋容專欄】打破展會迷思!數位行銷如何讓海外展覽不再白花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