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行銷部落格

張瑋容談AI時代內容策略:重質不重量,才能被演算法記住

編按

生成式 AI 普及,讓「內容能否被 AI 收錄」成為品牌行銷的新焦點。媒體行銷顧問張瑋容分析,部分企業仍延續「一稿多發」的操作思維,認為能藉由廣泛分發增加收錄機會。然而在搜尋與 AI 演算法下,重複訊息往往不具優勢。AI 更關注的,是內容的原創價值、語意完整與來源可信度,這些要素才是品牌得以累積數位資產的核心。

媒體行銷顧問張瑋容認為,許多企業忽視媒體價值,一稿多發反而造成品牌聲譽損害。 好優數位/提供

在生成式 AI 工具迅速普及的當下,企業開始將「品牌內容能否被 AI 收錄」列為品牌行銷關鍵指標。然而,媒體行銷顧問張瑋容指出,市場上普遍存在一個錯誤觀念:以為只要新聞稿被刊登,就能自動被 AI 收錄。事實上,重複內容不僅無助於收錄,反而可能對搜尋排名產生反效果。

「現在有太多品牌操作『一稿多發』,在不同媒體平台張貼幾乎相同的內容與標題,看似鋪天蓋地,實際上不管是搜尋引擎或 AI 都會自動排除這類重複訊息,並將其視為低品質內容,根本無法真正被收錄。」張瑋容直言,這種操作既無曝光效果,還嚴重浪費行銷預算。

她指出,AI 搜尋邏輯不再只是比對關鍵字,而是根據語意深度、原創價值與來源可信度來決定是否納入其知識庫。「新聞報導應該為品牌說故事,而非為了無謂的廣撒曝光。」她強調,若企業沒有從內容本質與策略面思考,再多的媒體曝光也無法真正留下品牌數位資產。

身為好撰國際媒體執行長,張瑋容擁有超過 18 年新聞採訪與內容策略經驗,長期陪伴企業主優化品牌敘事,並協助內容取得 Google 排名與 AI 索引收錄。她表示,「真正有效的內容,是具有觀點、語意完整、可被 AI 理解的結構。」

張瑋容經常受邀分享經營 AI 內容行銷及國際新聞報導的心法,幫助中小企業拓展海外。 好優數位/提供

她以顧問身份陪跑的經驗觀察,許多企業投入大量媒體預算,但未與 AI 收錄的策略對接,導致內容無法被搜尋引擎識別,也無法累積品牌權重。反之,透過語意清晰、原創撰寫、搭配高權重媒體發佈的內容,更容易被 AI 工具引用並呈現在搜尋結果前段。

2024 年,張瑋容曾代表台灣赴非洲友邦史瓦帝尼,發表「AI 與內容行銷策略」專題演講,說明如何讓品牌資訊在 AI 搜尋場域中長期留存。她指出:「AI 收錄不靠大量媒體報導,而是靠內容的可信度與語意的一致性。」

針對希望透過媒體曝光進行 AI 收錄及排名的企業,她建議三個方向:第一,避免一稿多發,應針對不同媒體撰寫差異化內容;第二,發稿前需釐清主題價值與語意焦點;第三,與熟悉 AI 搜尋邏輯的顧問合作,才能建立品牌在 AI 世代中的信任資產。

歡迎填表單預約諮詢:https://forms.gle/BSwv8U7Rk9L3z6PR9

本文同步刊登於:經濟日報

延伸閱讀:

海外客戶為什麼還不回信?企業必懂LinkedIn與媒體攻略

張瑋容解析AI搜尋時代 為何一稿多發反而傷害品牌聲量

AI 時代的媒體新規則 張瑋容揭品牌曝光關鍵

Content Marketing Summit

Leave a Comment